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起始于1984年兰州商学院财金系财政学专业。2007年9月,学校将原财政金融学院的财政学、税务专业和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合并成立了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财政学、税收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财政学、税务(MT)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财政学和税收学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并于2017年入选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A类);税收学和公共事业管理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学院分别设置了财政学、税收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五个教学系,设立了地方财税研究中心、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心、实践教学中心等5个教辅机构,建立了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甘肃基地。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655人,硕士研究生80人。三十多年来,学院共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8000余名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博士12人(含在读博士5人)、硕士17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有部分教师获得甘肃省“555”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以及“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有多名教师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兰州新区智库专家、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甘肃省政府预算研究会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等职务,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学院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学风建设成绩显著,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学校前列。学院团学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共获得各类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部级10余项,学生在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大观辩论赛等文体竞赛中连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坚持多年开展的“黄土魂”爱心捐助公益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院将继续秉持“博修商道”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甘肃,面向西北,服务全国,坚持“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争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的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财税与公共管理人才,推动学院各项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
1. F 制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149] |
2.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 [137] |
3.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 [95] |
4.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86] |
5. 税收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79] |
6.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76] |
7. 跨国房地产企业金融工具混合错配的反避税研究 [62] |
8. 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55] |
9. 我国高净值人群间接股权转让反避税问题研究 [51] |
10. 甘肃省财政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48] |
1. 税收激励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 |
2. 我国智慧税务建设问题研究 [2] |
3.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 [2] |
4. 环境保护税开征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 |
5.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2] |
6.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 [2] |
7. 财政支农、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碳排放 [2] |
8. 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分析 [1] |
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所得税制度比较及启示研究 [1] |
10. 我国地区税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