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型与作用机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案例 | |
潘莹莹 | |
2025-05-06 | |
发表期刊 | 统一战线学研究
![]() |
摘要 | 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文化实践为中华文化认同建构提供了典型样本。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通过“一体、双向、四域”的理论构型,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体,以记忆与认同的双向建构为方向轴,以符号域、身份域、价值域与实践域为作用空间,在“激活-流动-提炼-渗透”过程中实现向内聚力、向外传播、向上升华、向下扎根的立体塑造,推进中华文化认同从生发、接受、内化到外化的动态建构链条。在生发上,借符号编码与意义解码激活记忆、凝聚认同;在接受上,凭媒介濡化与跨域对话促进记忆扩散、强化文化感知;在内化上,以伦理解构与精神传承凝炼记忆精华、实现价值升华;在外化上,靠具身参与和情景嵌入推动记忆渗透、夯实实践根基。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效度的创新路径。 |
关键词 | 中华文化认同 集体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哪吒之魔童闹海》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AMI |
ISSN | 2096-3378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G122 ; J954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39173 |
专题 | 兰州财经大学 |
作者单位 |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潘莹莹. 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型与作用机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案例[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5. |
APA | 潘莹莹.(2025).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型与作用机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案例.统一战线学研究. |
MLA | 潘莹莹."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型与作用机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案例".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莹莹]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莹莹]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潘莹莹]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