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Silk Roa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 |
韩君![]() ![]() ![]() | |
2022-05-01 | |
发表期刊 | 西北人口
![]() |
卷号 | 43期号:03页码:45-57 |
摘要 | 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同时,也会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彻底变革,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需要从理论到实证的深入研究。首先从人工智能的影响路径出发,构建人工智能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理论框架,接着测算各省份科技发展水平进行地区划分,然后选取中国2005~2019年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从两个阶段展开,人工智能发展初级阶段,就业技能结构呈升级特征,人工智能发展成熟阶段,就业技能结构呈极化特征;且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不同,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不同,人工智能发展高水平地区,就业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实现就业技能结构的转型比较容易,人工智能发展低水平地区,就业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实现就业技能结构的转型比较困难。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特征还不太明显,有助于促进高等技能劳动力就业,不利于低等技能劳动力就业;从不同区域来看,对高等科技发展地区表现为就业技能结构升级特征,但影响不明显,对中等、低等科技发展地区低等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利于中等科技发展地区高等技能劳动力和低等科技发展地区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就业技能结构 理论框架 科技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
DOI |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22.03.004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SCI |
ISSN | 1007-0672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F49;F249.2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35020 |
专题 |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作者单位 |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韩君,颜小凤,韦楠楠. 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J]. 西北人口,2022,43(03):45-57. |
APA | 韩君,颜小凤,&韦楠楠.(2022).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西北人口,43(03),45-57. |
MLA | 韩君,et al."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西北人口 43.03(2022):45-5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颜小凤]的文章 |
[韦楠楠]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颜小凤]的文章 |
[韦楠楠]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颜小凤]的文章 |
[韦楠楠]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