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缘何引发“京海之争” | |
侯玲宽![]() | |
2022-01-15 | |
发表期刊 | 民族文学研究
![]() |
卷号 | 40期号:01页码:141-151 |
摘要 | 作为文学意义的“京派”“海派”,源自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与苏汶的一场文学对话,“海派”最初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批评术语和文学修辞。沈从文的批评隐现了他理想化的文学观,以及文化认同隔阂下的矛盾冲突。“京派”“海派”在当代的研究中逐渐被演变成了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文学共同体,“海派”的贬义色彩被消弭,而其巨大的文化批判内涵也被削弱,却也增加了耐人寻味的阐释空间与延伸路径。 |
关键词 | 京派 海派 文学观 文化认同 文学共同体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SCI ; AMI |
ISSN | 1002-9559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31948 |
专题 | 商务传媒学院 |
作者单位 |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商务传媒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侯玲宽. 沈从文缘何引发“京海之争”[J]. 民族文学研究,2022,40(01):141-151. |
APA | 侯玲宽.(2022).沈从文缘何引发“京海之争”.民族文学研究,40(01),141-151. |
MLA | 侯玲宽."沈从文缘何引发“京海之争”".民族文学研究 40.01(2022):141-15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玲宽]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玲宽]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侯玲宽]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