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形态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差异分析
史亚荣; 张茗
2018-03-18
发表期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号2页码:105-115
摘要目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趋显著,但不同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面与影响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使用16家上市银行样本数据并按类别分为4组,采用了GMM估计法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和检验了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这三种互联网金融形态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以及业务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2P、第三方支付和众筹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发展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P2P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有负向影响;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有正向影响;众筹对5大行和城商行的盈利以及非利息收入无影响,但对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有正向影响。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变革,吸收互联网金融形态中的优势部分,进一步整合资源设立直销银行,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服务价值与风险控制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P2P 第三方支付 众筹 GMM估计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CSSCI ; 北大核心
ISSN1009-6116
语种中文
来源期刊等级C1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11473
专题金融学院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金融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史亚荣,张茗. 互联网金融形态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差异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5-115.
APA 史亚荣,&张茗.(2018).互联网金融形态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5-115.
MLA 史亚荣,et al."互联网金融形态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018):105-1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8655.pdf(2148KB)期刊论文出版稿暂不开放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史亚荣]的文章
[张茗]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史亚荣]的文章
[张茗]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史亚荣]的文章
[张茗]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